陈小方向记者展示“新农人”品牌旗下的产品,他说自己有今天,丽水山耕帮了大忙。
见到陈小方时,他正在位于丽水欧微大厦的办公室里筹备第二天去杭州参展农产品事宜。在那里记者看到,一盒盒包装精美的莲子整齐的陈列在入口处,路过的人群总免不了看两眼。
陈小方今年38岁,丽水莲都区人。早年卖过油画、开过广告公司的他,2012年将目光瞄准了现代农业。那年,区政府发文大力扶持当地白莲和白枇杷产业建设,看好“两白”前景,他投资60多万元,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植莲子。
陈小方的莲子采用生态种植法,不打农药,不施化肥,2013年4月投入种植后,7月第一批莲子就陆续产出了。当年,一百多亩土地上整整产出莲子3000多公斤。
丰收本来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然而陈小方却高兴不起来。他去市场上一问,莲子收购价才20多元一斤,而他的生态莲子每斤成本都在30多元。那年,他的莲子滞销了,总共只卖掉了几十公斤。
第二年,第一批莲子还没上市,他就开始跑市场了。他相信,好产品总会遇到好买家。然而在上海,他跑了十几家电商平台、农产品超市等,别人都一脸狐疑的看着他袋子里的莲子。“有没有生产许可?”“有没有检测证书?”对方抛出的一个个问题,让陈小方感到头大,他初尝了一个农民跑市场的艰辛。
就在他感到痛苦时,丽水市开发“丽水山耕”公共品牌的消息传到了他耳朵里。听说加入这个品牌,政府帮忙搭平台跑市场,省去农户不少力气,产品质量有政府背书,也增加客户信任度。当年,陈小方注册了“浙百味”品牌,并作为首批合作子品牌,加入到了“丽水山耕”母品牌运作之中。
在“丽水山耕”的帮助下,他为自己的莲子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每季度,“丽水山耕”还免费为他的莲子做一次农产品检测。按照要求,他加入了当地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消费者购买他的莲子,只要扫一扫外包装上的二维码,产品所有的检测信息便一目了然。不仅如此,“丽水山耕”还常组织培训,教农户如何进行品牌运作、如何设计外包装等。
加入“丽水山耕”,陈小方感觉自己的农产品销售驶入了快车道。以前,在当地沃尔玛超市门口搞产品促销,光场地费就要一两万,单个农户想都不敢想。现在借助“丽水山耕”的“山耕农集”,他的莲子频频“亮相”,受到消费者追捧。不仅如此,他的产品还走进了上海、杭州农博会。
如今,虽然他的莲子一斤卖到65元,是过去的3倍,然而从不愁销路,每次刚一上市就被一抢而光。2016年,“浙百味”品牌销售额已经达到260多万。
去年5月,陈小方又创立了“新农人”品牌联盟,和20多个农业生产基地达成合作,单去年一年,他就卖光了莲都区所有的莲子和覆盆子。尝到了加入“丽水山耕”的好处,在品牌联盟内部,他也积极鼓励其他农户加入“丽水山耕”,帮助他们做产品溯源系统,借助这条“大船”大家一起出海闯市场。
记者手记:农业版“浙江制造”助力好货卖出好价格
2014年,浙江省坚持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打造了全国首个区域型公共品牌“浙江制造”。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浙江制造”已经成为高品质高水平的“代名词”。
在农业领域,也有这样一个“浙江制造”,那就是“丽水山耕”。也是在2014年,在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区域品牌媒体说明会上,全国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正式面市。